上海新文化预亏逾12亿 主营模糊遭商誉减值“疑云”
3月9日,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文化)发布公告称,将会计师事务所由大信变更为兴中华,同日,公司接到深交所关注函。
深交所的问询颇为犀利,质询公司更换事务所,是否因大信方面审计范围受限,工作安排存在分歧,对会计处理存在不同意见?不仅是交易所,同花顺等平台上的不少用户也对本次审计甚为关注,或因2020年公司大规模预亏增加了投资者疑虑。
商誉减值“疑云”
新文化披露业绩预告称,去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2.5亿元-17.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约12.2亿元-17.2亿元。这已经是公司连续两年亏损,2019年亏损额为9.48亿元。2020年亏损规模相较2019年又扩大了50%以上。实际上,该公司的营收已连续三年下降,由2018年的8.06亿元缩减至2020年的2.55亿元。
至于亏损原因,新文化归结为子公司业务不佳,以及计提资产商誉减值。深交所随即给公司发函,要求进一步说明亏损原因,公布商誉测试模型。
在今年3个月里,新文化已经连收两封关注函。公司在回复中提到导致亏损的原因,主要是旗下广告类子公司郁金香业绩萎靡,计提减值,公司无法收回预期利润。
新文化在2004年初创时,是一家以影视为主的企业,于2012年上市。2014年,公司主业由影视逐步转为广告,而这正是从高额溢价收购“郁金香”和“达可斯”两家广告公司开始的。彼时公司为完成并购斥资约15亿元,其中现金约6.3亿元,发行股份对价约8.7亿元,然而郁金香的注册资本仅为2.65亿元,并购形成商誉高达9.8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19年的亏损,一部分原因就是计提商誉减值1.9亿元。而2020年,郁金香再次成为业绩“负累”,除第一季度盈利略超4000万元外,其余三个季度均告亏损,第二季度净利润损失更是高达8781万元。
《投资者网》询问公司如何管理商誉,新文化董秘回复称:“近年来,广告行业步入调整期,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导致广告主投放预算减少,广告市场整体规模同比下降,行业生态格局发生变化。同时受疫情、国内多地开展的户外广告整治等影响,导致户外广告板块收入及经营业绩下滑。”
广告前景几何
在互动平台上,投资者关心新文化广告业务前景如何,对其未来发展有何助益?
新文化董秘对《投资者网》称:“公司对市场策略做了调整,不断优化及整合更优质屏幕资源,缩减部分开支,同时加大对华东地区重要城市的大屏布局,进一步加强了上海、广州、杭州、南京及苏州等多个城市的LED大屏网络维护,对部分核心商圈核心屏幕的软硬件设备升级改造。”
从公司回复中,不难看出公司整合广告资源的决心,但更关键的是广告与影视业务如何协同。据同花顺数据显示,公司的主营业务一栏仍写着“影视剧的投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然而截至2020年中,公司户外LED大屏广告贡献收入超2亿元,而影视业务仅有约1008万元。看上去,主营业务有些名实不副。
影视公司如何更好地开展广告业务?华录百纳曾全资控股蓝色火焰,华策影视入股合润传媒。不难看出,广告业务产生效益的关键是“打通产业链”。
有业内人士向《投资者网》表示,影视公司的广告业务需要有制作和发行能力作为依托。例如蓝色火焰和华录百纳的联合,很大程度上因当年华录百纳手握《爸爸去哪儿》IP,广告公司能够在其中植入广告,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除了在综艺节目中让品牌方多次“出镜”,在影视剧集中柔性植入广告也是发展趋势。一些规模较小的项目,开机前已到位的投资基本能覆盖成本。
然而,新文化的广告业务主要依靠户外LED屏,在业内称作“阵地广告”。在疫情期间,商场、机场、人流量大幅减少,致使广告主缩减预算,新文化自然也流失掉不少业务。收入减少的同时,“阵地”的费用还要持续支付,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盈利压力。
新文化曾表示,要构建“内容宣发生态圈”,实现“大文娱宣发”的影响力。不过和公司合作较频繁的仍是碧虎、微盟等广告企业。这些企业以技术为导向,以SaaS、聚合数据营销为竞争力,似乎与“文娱”关系不大。
-
欧菲光退出苹果产业链 失去光环后该何去何从?
03-18 09:14
-
上海新文化预亏逾12亿 主营模糊遭商誉减值“疑云”
03-17 12:04
-
开元酒店因疫情业绩暴跌9成 上市两年开启私有化
03-17 11:55
-
360股价直线下挫 因虚假医疗广告被点名
03-17 11:47
-
呷哺呷哺奶茶更火?曾经火锅第一股能否重回火锅一哥
03-17 11:41
-
哔哩哔哩通过港交所聆讯 去年亏损近30亿
03-17 11:30
-
中概股荔枝涨近30% 美国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互现
03-17 11:23
-
ST康得退市背后 投资者应理性依法维权
03-17 11:22
-
金大股份累计两年未达成所附条件 被要求返还4500万补助
03-17 11:15
-
海普润上会前一天撤回申请 亮眼财务数据背后的隐患
03-17 11:05
推荐专题
查看全部-
两会
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地方到中央,各地的政协及人大的全体会议的会期全部基本重合,所以两会的名称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
用户评论(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