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酒店因疫情业绩暴跌9成 上市两年开启私有化
去年疫情的重创之下,开元酒店业绩暴跌9成,入住率下降、盈利能力疲软。不过,这些已不需公司实控人陈妙林过于担心了。
公司已启动私有化。日前,酒店大鳄郑南雁领衔欧翎投资,联合红杉中国已达成要约收购的先决条件。
业绩暴跌9成
2020年的疫情,让酒店行业整体遭受重创。
3月15日晚间,开元酒店披露的2020年业绩显示,其实现收入15.98亿元、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7.13%和90.28%。
公司指出,业绩大幅下降,一方面有来自受疫情的影响,也有因公司酒店数量增加,相应的折旧、摊销等费用随之增加所致。
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在营酒店达到311家,酒店客房数量达5.92万间,同比分别增长44.0%和32.3%。
2020年,公司酒店经营板块实现收入14.08亿元,同比下降约16.7%;其中,客房板块实现收入6.20亿元,相较上年降幅高达23.08%。
疫情之下,人流减少、入住率下降,影响了酒店收入。
2020年,公司的高端商务酒店、高端度假酒店、中档全方位服务酒店和中档精选服务酒店,入住率分别为41.9%、49.1%、42.1%和53.7%,分别同比减少20.5个百分点、8个百分点、17.7个百分点和8.4个百分点。同期,平均房价下降8.52%、11.30%、7.93%和12.01%。
上市两年即私有化
2018年-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7.98亿元和19.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亿元和2.02亿元。
截至2020年末,公司自营酒店40家、客房10279间;管理酒店271家,客房规模48952间。靠品牌输出的轻资产模式,公司成为国内中高端酒店品牌之一,且连续6年入围中国饭店60强。
今年1月20日,公司公告收到私有化要约,欧翎投资联手红杉中国,拟以12.29亿元对公司实施要约收购。
公告显示,开元酒店每股H股要约价为18.15港元,涉及H股5517万股,涉资10.01亿港元;每股内资股要约价15.18元,涉及内资股约2595.94万股,涉资约3.94亿元。
若按1月19日停牌前收盘价每股14.56港元计算,18.15港元的要约收购价溢价为24.7%。相比去年9月金茂酒店私有化收购超30%的溢价,这笔收购溢价并不算高。
开元酒店的上市之路颇费周折,从2004年开始启动上市,辗转到2019年才登陆港股。上市之后不仅募资额大幅缩水,且股价遭遇破发,香港资本市场似乎对这家民营酒店不太友好。
加之去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9.93%、213.56%的表现,更加剧市场对公司的消极态度。
-
上海新文化预亏逾12亿 主营模糊遭商誉减值“疑云”
03-17 12:04
-
开元酒店因疫情业绩暴跌9成 上市两年开启私有化
03-17 11:55
-
360股价直线下挫 因虚假医疗广告被点名
03-17 11:47
-
呷哺呷哺奶茶更火?曾经火锅第一股能否重回火锅一哥
03-17 11:41
-
哔哩哔哩通过港交所聆讯 去年亏损近30亿
03-17 11:30
-
中概股荔枝涨近30% 美国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互现
03-17 11:23
-
ST康得退市背后 投资者应理性依法维权
03-17 11:22
-
金大股份累计两年未达成所附条件 被要求返还4500万补助
03-17 11:15
-
海普润上会前一天撤回申请 亮眼财务数据背后的隐患
03-17 11:05
-
英科医疗紧急重新审议分配预案 回应深交所关注函
03-17 10:53
推荐专题
查看全部-
两会
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地方到中央,各地的政协及人大的全体会议的会期全部基本重合,所以两会的名称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
用户评论(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