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公布年报 股价经历多次“过山车”行情
长春高新(000661.SZ)公布了一份市场早有预期的年报。
这家生长激素龙头企业去年收入85.77亿元,同比增加16.31%;归母净利润30.47亿元,同比增加71.64%。此前公司业绩预告净利润增长区间为70%~80%,实际业绩更靠近业绩预告下限。
与业绩高速增长不同,长春高新股价表现相对平淡。业绩公布次日,长春高新报收435.50元/股,上涨0.09%。当天成交总金额20.88亿元,较2020年50亿级别日成交额相去甚远。
实际上,2020年以来长春高新股价经历了多次“过山车”行情。2020年上半年长春高新股价触及513.50元/股历史新高后,因一份“不胫而走”的业绩交流纪要,股价回撤约30%。
长春高新2020年三季报显示,生长激素子公司金赛药业和疫苗子公司百克生物业绩均好于预期,逐级打消了负面情绪。1月6日长春高新股价再次创下520.66元/股新高,此后又因抱团股惨烈杀跌,股价再度回撤20%。
如今,长春高新股价究竟向上还是向下,市场陷入分歧。
生长激素板块悄然改变
长春高新2020年业绩高速增长主要依靠生长激素板块。长春高新旗下子公司金赛药业负责生长激素业务,2020年营业收入85.77亿元,同比增加20.34%;归母净利润30.47亿元,同比大幅增加39.66%。
由于长春高新2019年11月完成了对金赛药业29.5%少数股东股权的收购,因此公司自2019年11月起按持股比例99.5%合并金赛药业的财务报表。这造成了长春高新2020年业绩增速超过金赛药业的情况。
少数股权并表使得业绩有了“放大镜”效应,而金赛药业自身业绩增长已经开始显现压力。2018年和2019年,金赛药业收入增速分别达到53.36%、50.87%,净利润增速分别达65.08%和75.08%。可以说,金赛药业2020年业绩表现不及以往。
这除了新冠疫情对销售的影响,也与生长激素板块竞争格局生变有密切关联。
生长激素是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可促进人体骨骼发育,适用于矮小症等疾病的治疗。业内普遍认为国内生长激素渗透率较低,市场增长空间较大。
粉针、水针和长效剂型是生长激素的三种剂型,长效生长激素是最新推出的剂型,患者依从性较好,单价较高市场份额较低。水针则相较粉针在药物活性、稳定性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存在一定替代效应。Wind医药库数据显示,2019年生长激素水针份额达61%,粉针份额达38%,长效剂型占比仅1%。
自金赛药业2005年推出生长激素(水针)以来,长春高新成为这一产品的独家供应商,独占时间超过10年。2015年外企诺和诺德生长激素水针(水针)上市,也未对长春高新占优局面构成威胁。
目前国内生长激素水针(水针)市场正由“蓝海”变为“红海”。除长春高新、诺和诺德,安科生物(300009.SZ)生长激素水针(水针)已经于2019年上市,上海联合赛尔的水针剂型也已进入申报生产阶段,他们势必将瓜分长春高新现有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长春高新“一品独大”局面将要告一段落。
-
三七互娱不差钱仍大规模募资 质疑之声四起
03-15 10:08
-
长春高新公布年报 股价经历多次“过山车”行情
03-15 10:02
-
康得新濒临退市 投资者如何维权?
03-15 09:56
-
安信证券:止跌反弹如期开启
03-15 09:46
-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止跌反弹开启
03-15 09:43
-
抱团股调整到位了吗?去年股基冠军怎么看?
03-15 09:41
-
牧原股份财务数据遭质疑 投资人乱成一锅粥
03-15 09:35
-
恒生指数继续走弱 科技股尾盘随大市走弱
03-12 16:52
-
腾讯控股尾盘跌超3% 腾讯美元债利差一度扩大6个基点
03-12 16:48
-
港铁公司去年净亏损48亿港元 每股基本亏0.78港元
03-12 16:07
推荐专题
查看全部-
两会
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地方到中央,各地的政协及人大的全体会议的会期全部基本重合,所以两会的名称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
用户评论(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