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人均资产36万元 总体金融风险仍处在高位
中国“家底”有多少?人均拥有多少财富?
2月26日,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下称“报告”)向公众揭示了上述“谜底”。
报告显示,中国社会总资产已经由2017年的接近1400万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1655.6万亿元;2019年的社会总负债达到980.1万亿元,社会净财富为675.5万亿元。
在社会净财富的分布中,政府部门财富占比24%,达到162.8万亿元;居民部门财富占比76%,达到512.6万亿元,居民人均财富约为36.6万元。
然而,从21世纪的前10年与后10年比较来看,居民财富占比下降了2.8个百分点。如何加大居民财富占社会净财富中的比重?对此,报告认为,应持续推进财富存量改革,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更多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GDP已经由2000年的10万亿元,攀升到2019年的接近100万亿元;而财富存量由2000年的不到39万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675.5万亿元。2000年—2019年,中国名义GDP的复合年均增速为12.8%,社会净财富的复合年均增速为16.2%。
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近20年来社会净财富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报告认为,中国社会净财富相对于GDP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贡献,即较高的储蓄率和价值重估效应。
具体来看,较高的储蓄率直接对应较高的固定资本形成率,各部门的固定资本形成带来了非金融资产的每期增量。在每期的总产出中,消费占比相对较小,而投资占比相对较大,促进了中国财富总量的更快增长。另一方面,在价值重估过程中,土地增值、股票、房地产价格上涨等因素均促进了存量资产的市场价值上升。
“由于GDP是流量指标,财富是存量指标,从这个意义上,中国经济的‘流量赶超’已经让位于‘存量赶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晶表示。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同时也积累了不少体制性、结构性的问题和风险,中央由此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经过3年多的治理,风险得以缓释,防风险攻坚战取得初步成绩。
从金融杠杆率来看,报告显示,金融杠杆率的峰值出现在2016年年底,近3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无论是从资产方数据,还是从负债方数据来衡量,2019年的金融杠杆率均已明显回落至2013年左右的水平。
从实体经济杠杆率来看,从2016年到2019年年底,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企业部门杠杆率从2017年第一季度的160.4%下降到2019年年底的151.3%,三年间下降了9.1个百分点。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总体金融风险仍处在高位,且有向政府和公共部门集中的态势。
从规模上看,在疫情冲击下,中国宏观杠杆率大幅攀升,中国总体金融风险进一步上升。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杠杆率达到270.1%,与全球杠杆率(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273.1%非常接近,但高出新兴经济体杠杆率(208.4%)61.7个百分点。
如何降杠杆以减少系统性金融风险?报告认为,应取消政府隐性担保、打破刚兑,包括打破“国企信仰”,让传统的公共部门债务积累方式无法为继,这样才能形成以市场化风险定价为基准的“可持续”的债务积累模式。
-
深圳国际拟收购苏宁易购23%股份 成为苏宁易购新股东
03-01 09:32
-
白酒板块回暖 茅台股现在还能不能买?
02-26 16:42
-
核心资产轮流转 低估值板块成主力资金掘金对像
02-26 13:49
-
白酒板块继续走低 投资白酒要关注流动性拐点
02-26 13:47
-
沪指跌逾2% 贵州茅台失守2100元关口
02-26 13:44
-
5G板块大幅走高 5G全面商用进程逐步提速
02-26 13:42
-
指数大幅回落 后市如何操作?
02-26 13:40
-
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 资本市场如何发力?
02-26 11:20
-
苏宁易购回应控制权变更 存在不确定性
02-26 09:35
-
香港将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 港交所回应印花税提升30%
02-26 09:31
推荐专题
查看全部-
两会
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地方到中央,各地的政协及人大的全体会议的会期全部基本重合,所以两会的名称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
用户评论(已有0条评论)